
- 聯系人:劉先生
- 手 機:13906116658
- 電 話:0519-88906066
- 88906166
- 傳 真:0519-88906266
- Q Q:1197602256
- 信 箱:228993240@qq.com
- 網 址:www.hualang-cn.cn
伴隨著照惠農富農政策的推進及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進程,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快進。但仍面臨人口總量持續增加、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糧食需求多樣化及糧食浪費嚴重等情況與挑戰,一方面要求農業必須保持穩定增產、全面增產,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另一方面,必須有效減少糧食產后在儲藏、運輸、加工、流通等環節的損失浪費,提高糧食生產的使用率和轉化率,擴大糧食產量與減少糧食浪費兩手抓,以確保照糧食安全。
在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保障糧食增產增收的進程中,應大力推廣糧食烘干技術,有效避免糧食損失浪費,提升糧食轉化率,保障照糧食安全。
據統計,我國糧食收獲后因氣候潮濕、來不及曬干或未達到安全儲存水分而導致在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出現霉變和發芽變質,及在晾曬過程中的拋灑損失,合計可達我國糧食總產量的5,約700億斤以上,經濟損失高達300~600億元,氣候異常的年份糧食損失更為嚴重。而日本、美國等發達照糧食收獲后的損失不到1.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國供用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較低。日本、美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達95以上,我國卻不足10.
我國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方面對糧食烘干技術認識不足,推廣乏力,糧食烘干機械沒有得到普及和應用。從全國范圍看,推廣糧食烘干技術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糧食烘干機總量嚴重不足,未形成具有核心帶頭技術的自主好品質企業;二是糧食烘干缺乏組織支撐,烘干機經營主體數量比較單一;三是干燥技術落后,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費;四是糧食收獲模式與烘干模式不匹配,尤其是玉米;五是缺乏適合油菜籽、木薯及經濟作物等的烘干技術和設備等。
因此,發展糧食烘干產業,加速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較大限度地減少儲糧損失,是確保豐產豐收、穩定糧食總量的重要途徑,也直接影響糧食的等好的、加工質量和食用品質,從而影響到糧農和糧食流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到糧農糧商的生產經營積好的性。
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大糧食烘干技術推廣力度:制定在糧食生產、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的照或行業損耗標準;制定糧食烘干機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對國內自主龍頭企業的技術與資金支持力度,鼓勵產業技術自主創新、產業企業規模發展與內涵增長;大力培育以糧食儲備企業、糧食加工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及未來的家庭農場等糧食烘干經營主體,鼓勵和發展糧食烘干機械化;加大對烘干機械及其配套設施的購置補貼力度,將烘干機配套設備設施也列入補貼范圍;增設烘干作業補貼,補貼額度結合單位糧食烘干成本確定,解決糧食烘干經營主體的后顧之憂;建立、完善農機金融支持機制,鼓勵經營主體購買先進、適用的糧食烘干機械等。